上禮拜吧,我問了實習指導老師一個問題:一年了,請你形容一下我這個人(完全開放、自由填答)。從他的回答,才知道,原來這一年我的形象是一個難以塑造、調教的器皿。咦~這麼慘哪:心裡充滿遺憾與深沉的抱歉。我真應該把介入前、介入後的狀況,仔細的跟他說才是;也難怪他會對「天之驕子」這部片的反應這麼大。

這一年做了些什麼?

*首先是哲學體系文化架構產生了劇烈變動。
這個拋棄重組的過程,真是過癮。過去學習理論上所遇到的困難,剎時間,有了一個更清楚有力的下手分析處,看起書來突然變得比較容易,觀察事物、分析問題也同時有了比較恰當的角度;回過頭來看健康,也有了不一樣的期待、不一樣的內涵、不一樣的模式。雖然,這讓我在某一種場合變成不夠華麗與多元;也儘管「這組」架構與詮釋暫時還沒辦法找到可以討論的對象,但是,對這一套「不停的改變」與「成長的可能」的架構,充滿期待。

*再來是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障礙。
自私自利,保護色彩重。覺得經營關係很麻煩,不願意和人建立長期的關係。所以,過去好幾年常常躲人、讓人抱怨找不到、也很少主動找人談話。一般的印象就是:人很好、微笑和氣、冷靜敏銳,但是,不知道我到底在想什麼,看不到我真實的狀況。剛開始上課時,也總是跟學生保持距離,這是沒辦法當一個好老師的!這個障礙,我整整被調了一年。說真的,現在比之前好太多了。我竟然能夠以「對方的需求」,而不是「自己的喜好」為主;當看到或聽到不太能夠理解的行為與思考模式時,可以用一些方法,努力的保持平靜的心(這也調了好久)。

很懶散,但是又愛定比較高的標準,所以,總是達不到、也常常覺得自己準備不足(這也是不願意站在眾人面前的原因之一)。動作慢。其他人可能一個晚上可以弄完,我光是構思就會花掉一個晚上。不過,正因為懶散的緣故,不喜歡做白費力氣、徒耗精力的事;常常需要靜一靜,確定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好好的使用資源、還需要做什麼準備,才會有比較好的結果。好辯固執,這一點我就非常確定是習性,從小如此。非常抗拒結果式、命令式的互動方式;接受邏輯式、思辯式但是卻不失溫暖的對話。後者真是強人所難,導致了能教得動我的人,少之又少

*最後是比較堅強與獨立
一直以來,我都靠著一些外物來得到「放鬆」、「慰藉」;對付低沉、沮喪與孤獨,譬如:暴飲暴食(這個可以改掉,真的是很開心、影集(還不夠徹底,過去一個半月又走了回頭路)。這一年,對實體物質的依賴,減到歷年最低。輕鬆很多,也總算稍微了解「獨立」是什麼意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比較堅強應該換成比較容易看到希望。正因為如此,比較願意堅持、不願意停止,這樣過日子反而很有力。

如果上述出現了任何的美好與善良,那都必須感謝悉達多王子、慈愛睿智的達賴喇嘛、只聽過聲音的常師父,以及......一直在身邊努力幫助我的指導老師。(真是幸運哪~~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nsili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