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/9/13  生命教育工作坊

宜娟老師主講,主題為--萬「善」根本從師出。先由個人經驗開始,她反省自己過往的學習歷程中老師對於生命方向啟明的份量,而一直都有「一切成果都是自己努力得來」的觀念。並且,過往老師的風範以及學識涵養似乎並沒有留下什麼痕跡。不過,成為導師之後,發現個人的言行舉止會在無形中影響學生的行為展現,特別是對於「遲到」上的感受最為深刻(自己常常遲到,學生也常常遲到)。於是,她從自己開始改變,發現班上遲到現象也大為改善。

接著,分享過往他們三個班在教師&生命上,所擬定的主題課程進行方式以及效果,包括了:「念師恩」、「學生該怎麼學」。七、八年級對於這個主題有不同層次的課程設計。七年級進行「導盲活動」--學生蒙眼,自己嘗試充滿障礙物的路上走到終點、以及在旁人指點的狀況下到終點,分享兩種路程的差異,從中帶出老師的恩德與辛勞;八年級進行「紀錄老師的一週」--首先是影片欣賞海倫凱勒傳,接續由學習單指引學生紀錄老師的一週生活。介紹完活動之後,開始分享學習效果令人驚嘆的是,黃世民在八年級時,曾經在這個主題展現了高度參與熱忱不僅完成學習單,還坐到第一排(果然,後來上台發表時,獲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以及班上女生濕潤的眼眶)。真可惜了,我沒法遇到……

於這個主題的進行,必須先針對幾個重點反省。

第一、教師對於個人身分的認同內涵為何?這是職業還是志業?這個角色的社會責任是什麼?是怎麼看待自己必須大量的介入一個還生嫩不已的孩子的生活中,去扮演教導的角色(告訴他對與錯、告訴他社會與世界的樣子、告訴他未來可能是什麼樣子、告訴他要怎麼安放自己)


這三位老師
(范老大、士禹、宜娟),特別針對品格教育上深刻的反省(對與錯、價值與方向),質問自己:我在教導什麼?我拿什麼教他們?從這個反省過程中,重新整理出「教師必須成為自己/學生生命的一部分」,並且,堅定自己到底崇尚什麼、想往哪裡去的信念體系,如此,方能指引學生怎麼安放自己(學生看你怎麼安放自己,也從中學習怎麼安置自己)


 
第二、學生對於教師在成長過程中的角色份量不再深刻尊重,也不再對於教師將生命投入於學生身上有深刻的感念。於是,中小學教育開始針對尊敬師長,大力著墨並推動課程教學。


就目前而言,這關係到兩個根本的價值信仰衝突,包括了對於儒家倫理道統的捍衛、還有對於獨立思考以及主體性的堅持。尊重從何而起?只是因為在學校「教書」嗎
(這又牽扯到第一點的討論)?質疑一種統治者/權力者偏好的莫名倫常信仰、身體權力控制,這才能促進行動改變,不是嗎?


我總覺得,台灣目前就在這兩個體系中掙扎。新世代的教師沒有受到完整自啟蒙時代以降的哲學教育
(啟蒙不夠)—而那提供了一種社會秩序與倫理觀、舊世代教師無法接受完全丟棄儒家倫常的社會秩序。所以,混亂。並且,新舊世代都只能說:人心不古!(……)


西方的教育哲學以及制度設計,為什麼要學?因為他們追求一種全然的智識自由,並且,培育出了能夠引領世界以及創造未來的領袖人物
特別是對於正義以及平等的追求。而反省了中國的教育傳統,卻發現培育太多的乖巧技術人員、溫馴的被統治者、遲滯的社會發展。所以,我們需要重新整理,並且期待能夠教育出具備多元開創的未來公民。


寫到這裡,果然
我還是不能認同老大的教育哲學。應該說,我還是不了解生命教育的內涵。老師啊,請你快一點,我不想只知道技術操作啊…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nsili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