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本描寫死而復生的書籍:死亡9分鐘(RETURN FROM TOMORROW)、一場「從鏡頭看西藏」研討會。

多困難哪,想像生死輪迴。我真的進不去;進不去作者描述的生死世界。但是,可以發現心中那股對於痛苦生命的恐懼,卻是這麼真實!如果有來生來世,那麼,現在可以幫上未來的自己什麼忙?我希望可以讓「她」有更好、更喜悅的生活;尤其是這一世的幼時成長(上大學前)過程,實在是不想再來一次。

為什麼苦悶?短視、喧囂,只關注自己;忌妒、羨慕、躲躲藏藏/害怕受傷;追求一種虛浮的個人榮譽,於是,只忙著照顧「自己的需求」,永遠都「不夠、還要更多」---有什麼比這個更苦?追求進步、渴望學習,真正的目的是什麼?「離苦得樂啊!」

碩士班之後,期待可以幫助邊緣弱勢族群,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---這是期待他們可以離苦得樂;遇到一群目前正在讀中學的孩子,期待他們可以善良、有目標肯學習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、能夠獲得純然的快樂生活,超越不斷重複的痛苦日子;環顧目前周圍的親朋好友,也期待著更開闊、更明亮的生活可以在每一個人身上發生。當然,深切的期許自己也能「離苦得樂」--更靠近真實的快樂,而不是靠著物質/慾望/他人陪伴與肯定等生心理複合式膚淺滿足,來獲得虛假/短暫的快樂。

這些日子....漸漸看到了一個令人驚艷......寬廣、深刻、永恆的「快樂」世界。藏人以佛為師/為領導者,因此具有完美的宇宙生命解釋、能夠突破本質與表象的界限;醫學上具有獨特的解釋系統、治療方式---藏醫(現代醫學真的要好好的跟藏醫學習哪;在教育傳承上,身心靈並重--既傳遞世間知識,也教育孩子成為一個善良、智慧、快樂的「人」。這樣的世界,我看到的不是階級、也不是各個族群忙著為「自己」的慾望與需求,爭取著表面的資源,而是大家都朝向同一個目標--解脫生死、離苦得樂--努力修行。在生活上彼此互相幫助,依其專長、司其職務,分工合作,彼此成就,很美,不是嗎?

透過這幾場研習活動,以及這些日子與老大的對談與學習,忽然..有了一個越來越清楚的答案,一個曾經以為已經找到的答案。過去的學習過程,深深迷戀於社會科學所建立的龐大知識領域。為什麼迷戀?因為那股人文主義的氛圍---不論是社會學、政治學(期待建立一個正義、平等、自由的社會)、應用人類學(找尋一個優良的文化信仰,塑造一個優良的社會風氣、族群價值)、心理學(透過理解行為的心理機轉,找尋可以著力改變痛苦/悲慘生命的方式、創造快樂的可能)、教育學(到底要教出怎麼樣的孩子?要教他們什麼?)都在努力一個方向---我們怎麼樣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、更好的發展。然而,這些答案都顯見在「藏人」的生活中哪!

CONSILIENCE,接下來妳該怎麼走呢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nsili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