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學習日誌 (23)
- Aug 17 Sun 2008 19:53
轉個身再來
- Jul 28 Mon 2008 14:20
師長的恩德,企業營
- Jul 16 Wed 2008 15:51
隨緣盡份
- Jun 24 Tue 2008 13:27
來自師長的聲音---覓幽蘭
靜靜的你 開放在幽谷
空中飄逸著清香
乘著涼風 乘著白雲
不知不覺地 流布人間
- Jun 17 Tue 2008 11:12
倒地鈴--回歸本心


這是倒地玲的果實,一位九年級的同學前一陣子去澎湖玩的時候,帶了一小罐種子回來,送給我。果實的正中間有一顆白色心形的圖案,真是討人喜歡。
今年因為承擔了行政工作,所以只有帶九年級四個班,這四個班從八年級帶上來,彼此之間經歷過了很多「切磋琢磨」的時間,到了九年級,師生之間有了一種學習接納的默契 -- 他們知道課程設計和實踐的用心、接納老師的不足和真心,我也知道他們每一個人不同學習的狀態,彼此對對方都充滿信心。
也因為有這樣觀功念恩的基礎,開始大膽的在這四個班級上業果理論:上的方式就是講述『因果故事』。先從現世的因果開始講起,再拉到無限生命,最後講到多世因果、以及分析重要的業果四大定理和業果的重心 -- 意樂決定。
- Jun 08 Sun 2008 16:04
修行人的生命理想--如證和尚的祝福
- Jun 02 Mon 2008 18:32
快樂的原因與母馬生磬的公案
- May 22 Thu 2008 10:41
交相輝映的生命格局--貞觀之治
李世民四歲時,即有相士說他:將來二十歲必然安邦定國、救世濟民。世民名諱就是如此得來的。
十八歲時世民隨李淵赴戰場,李淵陷敵陣,年輕的世民獨自騎馬殺進重圍救出父親,諸如此類的戰場功績不勝枚舉。與宋老生的戰鬥亦是如此,兄被擄、父危急,世民一人帶二騎兵,將敵人陣腳衝亂,扭轉戰局劣勢反敗為勝。似此身先士卒、以寡敵眾扭轉戰局的情形,在世民一生的戰役中不斷發生。世民戰略、敵情分析精確,見解遠超過他人,一生大小戰役中很少打敗仗。
世民不僅擅於打仗,當他降服敵軍之後,第二天就可以與降將持刀械兵器出遊打獵。正因為這種心胸氣度,使降將心悅臣服,願死心塌地跟隨世民。譬如大將尉遲敬德原為宋金剛的部下,也是世民的勁敵,他在一次戰役中落敗,而與另一將領尋相歸順世民,然而尋相事後背叛,世民的手下乃將尉遲敬德綁往世民處告曰:「另一降將已叛逃,此不能留。」世民卻不願這樣做。他將尉遲敬德鬆綁,不但未再計較此事,晚上還親至其房間對他說:「我本想留你,然而因為屬下的疏忽,侮辱傷害了你,假如你想走,我也無法強留,假如你願意留下,我依然會如以往待你。」就在當天世民遭遇到生死攸關的一場戰役,此時出現了一位拼死救世民的將軍,就是尉遲敬德。
世民陣營中幾位重要的臣子,如戰將李勣、賢臣魏徵原來都是敵軍的部下,被世民打敗之後,這些將相皆完全歸順,世民待之如自己人,對之完全的委重與信服。不僅如此,世民白天征戰、忙於國政,晚上則自設文學館,網羅杜如晦等當時碩彥十八學士。世民雖少讀書,然而晚上認真與這些讀書人討論經義、國家政策,相談甚歡,直至深夜,這些文官對世民亦十分信服。
- Feb 08 Fri 2008 00:54
信心
從小到現在,我生命當中有幾個很重要的人,其中一個就是老大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很多關鍵時刻、進退兩難的時候,他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因為他知道我適合怎麼樣的台階、哪些是我的死角、怎麼樣說服我、協助我去面對,然後,用很大的耐心,關懷陪伴我走過。
- Dec 17 Mon 2007 17:07
關懷
最近一直在努力......努力揣摩關懷的心理狀況。
就自己的經驗來說,是在進入林中之後,開始受到「很深很深關懷」的感覺。他給我的,不只是一般情感上的關心,還有一種生命突破的深切希望。像實習的時候,我每天都被逼著「想啊想啊想啊、不停的想啊」,挖掘自己很多不願意碰觸的傷口,然後,在老大的鼓勵和幫助之下,一點一點的突破。也因為那一年的經驗,往後我遇到苦境的時候,苦雖然苦,但是會願意去面對和挑戰他-- 因為,根據過去的學習,我知道苦境對我來說是一個學習佛法、非常珍貴的成長機會。老大對我說過,讓一個生命可以慢慢的和佛法相應,這就是他認為的關懷-- 對一個人長遠生命的究竟關懷!
第一次聽到的時候,很震撼!也一直在揣摩老大說的關懷!離開林口國中之後,發生了很多事,開發了我很多感覺,對生命痛苦的感覺,也因為這些痛苦,讓我對其他的生命比較真心,總算開始想要實踐師父的心願 --建立教法,利益眾生的心願。但是,我不太確定要怎麼趣入?!(怎麼樣才是對一個人無限的關懷、生命的關懷、無限生命的關懷--這麼長遠深廣的心願,實際的下手處該怎麼做呢?)
- Nov 22 Thu 2007 17:52
苦功德
禮拜一晚上狠狠的哭了一場。
那天真的好苦(煩惱累積到了一個臨界值),晚餐時間又看到了老大和士禹,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天禪聞法師有來臺北(我最常親近的上座法師),我對這幾位了不起的同行,非常有信心(就像小朋友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),各種幼稚舉動都會出現、所有的煩惱情緒都會自動曝光。加上這天又苦到不行,所以,就哭啦!
最近一看到他們,心裡頭很苦的那一部分就會現起,常常在心裡對他們吶喊:「我真的快要受不了!」「你知道我現在有多『心』苦嗎?」「怎麼辦!對自己無能為力、對身邊的人無能為力,你們知不知道……很苦哪?」「唉,你們不會懂的,這種苦沒有人可以明瞭!」就是這樣,覺得自己飽受委屈--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了解、沒有一個人明白,不會有人知道我目前無明狀況的痛苦!(自憐自艾,卻還樂此不疲!)
- Nov 08 Thu 2007 18:10
師父,我永遠不退!
10/13-14是團體很重要的法會。憶師恩法會。
這一次的法會,因緣際會之下,可以參與影片剪輯的工作。對於我來說,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-- 對師長直接修信念恩的承擔工作,求之不得!另外,這個影片的剪輯工作,可以和室友一起做,也是得來不易!大大增加了我們之間累積順緣的可能(而且比較能夠「如理如法」的互動)。
從他們班開始剪輯這部影片,我一直在觀察和學習,特別是同行間的互動。觀察的點在:一個主要的製作者和他的製作團隊,要怎麼去互動和推動建立教法的事業。特別是大家的知見都這麼強,對於自己認識的那一套都覺得是對的。
- Nov 05 Mon 2007 11:35
種什麼因,得什麼果
96/11/04桃園新進教師研習。參加完後,我真的很隨喜自己,很感恩師長和團隊。以前對於師父說的ㄧ句話:「學廣論不是三生兩生的資糧,有很多人可能宿世都是出家人」,沒有什麼很強的業力,現在,對這句話,就有了一些感動和感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個營隊在今年暑假中就開始籌畫討論,我們(琬芳、素禎、CONSILIENCE)因為一些因緣,可以到桃園支苑參與第一次的討論。那時候也沒多想什麼(負責「好好學習」就對了),只覺得何順天師兄非常的「利」!琬芳老師三年的教學故事一分享完,他馬上可以接收到裡面符合廣論道次第的內涵!完全的以心靈的角度出發,迅速的作處理和分析!(這種犀利,我曾經在秀琴師姐以及李主任身上,都看到過!)好佩服也好希求!另外,對於桃園能夠承辦這一次的大型活動,也是隨喜讚嘆!一次大型的法會可以累積殊勝龐大的資糧哪!讓教法的建立能夠累積更多的順緣!真是太棒了!
接著,北區國中教聯同修可以承擔一個時段的講師。我對這件事是有些輕忽的。覺得要講20分鐘也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,安好意樂去做也就是了。不過,對於和明珍老師搭檔,則覺得比較有「境」!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跟對方互動!也就幾乎沒什麼互動!(明珍老師很認真,我很胡鬧;我煩惱粗,常觀過,明珍老師這個境我就常常犯觀過的惡習毛病)。再加上,心裡覺得大家都是老學員了,要舉出對境練心的例子根本不是什麼問題,所以其他同行的承擔狀況,我就沒有用心去觀察。整個前行就是浮浮泛泛,不用心!
- Aug 24 Fri 2007 08:58
當和尙遇到鑽石 ( 序 )
新的一學年,接了註冊組。當時答應學校,確實是一時地情感衝動,沒有經過周詳的考慮(再加上自己對是否可以到另外一個學校當導師,實在沒有信心),一頭就考進去!沒想到,坐到教務處之後,才知道自己的「苦日子」來了!
苦在哪裡?首先,我對行政業務實在是一無所知,頭幾天上場一直出錯,所有的事情都很陌生,每天緊張兮兮(聽前輩說,頭一年會亂成一團);接著,完全的配合別人,沒有自己的時間,很多做自所喜的時間被剝奪(聽廣論、背書、寫反省日誌、和同行互動請益、思惟課程內涵哪);最後,處室當中升學氛圍太強烈,大家深受物質需求主導,有一股看不見的恐怖壓力!更重要的是,嚴重排擠了我承擔法人事業的時間和心力!
犧牲好大啊!我真的非常不能適應!
- Aug 16 Thu 2007 13:23
親近師長,你要有那樣的條件哪!
這個禮拜,很幸運的聽到了文教幹訓營的法師開示。裡面有三個主題--師父的願與行、和合増上的共業團隊(回報)、背書。第一節課,法的濃度很高,越聽越辛苦!特別這是一堂純粹的理論課程,聽起來真的是很吃力!我到第三段的時候,已經昏昏沉沉,覺得力有不足!不過,上到第二堂課的時候,我就剎時間精神抖擻(本來真的快要睡著了)!這有兩個原因,第一個:如英法師講的正好是我的大漏洞,真的是大受加持;第二個:這堂課是老大帶的。因為是老大的關係,所以,就算他的講說是從鏡頭裡面出來的,還是覺得他是對我說的。
回報這個課題,從實習的時候就開始被磨。實習剛開始,我幾乎不回報。第一個原因是:不知道要回報什麼!第二個原因是:根本說不出來。前半段雖然有做,但是通常都回報事情,而不是老大要我回報的心裡成長(會有這種狀況,主因是那時候對內心的認識以及掌握非常差,所以也沒辦法好好的說)。後半段的時間,對心裡的狀況雖然有粗糙的了解,但是因為沒有向上回報(怪的很,就是說不出口),所以有一些苦頭吃,常常有「被逼的走投無路」的感覺--那種感覺就是:有一個可以牽引你的人,強烈希望你往某個方向努力,可是你身上準備的東西不足,根本就不夠滿足對方的期待(但是自己又非常非常的希望可以做到)!每一次互動,都交不出好的作業......。好幾個月的時間,每講一次話,就是一種挫折。糗的是,還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問題出在哪裡,為什麼一對境就說不出來(因為找不到原因,所以偷哭了好幾次--那陣子真的是很無力哪)?
後來,因為知道所對境對我有深恩,所以回報的越來越順利。越是觀功念恩,和老大講話,就越順-- 那種順,就好像跟媽媽說話一樣。從小我就事事向媽媽回報,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,一回家就一直講話(但是小時候只跟媽媽講,不跟爸爸講),想到什麼就跟媽媽說一下,有好一陣子,我覺得媽媽是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,和媽媽的感情非常好。也因為跟媽媽長期密切的互動,她的心情和需求,我就可以比較敏銳的觀察出來、比較知道媽媽在掛心什麼,要怎麼做比較好。
- Jul 14 Sat 2007 01:29
師長的恩德-- 生命教育
今年是我第一年教書。任教的學生,天資聰穎、成績頂尖,在物質上也都不虞匱乏-- 書讀的很多、題目很會解、任何最新科技產品都瞭如指掌、什麼新奇的玩意兒都有……,但是,他們很「疏離」。對自己的狀況與感覺「很疏離」-- 不認識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;對身邊的人,「也很疏離」-- 不知道怎麼適當的互動相處。於是,校園中頻繁的發生著人我之間的衝突戲碼-- 師生的衝突、同儕之間的衝突、自身的感情與理智的衝突;但是,我們(老師)大部分都無能為力,只能不斷的以制定規矩來壓抑和處理。
身為一個經歷過「中學時期」的過來人,看到他們生命的模樣,心裡其實很明白,這些很切身的生命衝突問題,學校幾乎是不教的。我過去也很會解題、書唸的也不錯,但是,從小到大的教育內涵,卻沒有太多的機會去學習「怎麼提升自己的生命、突破自己的生命」。我們都被教的伶牙利嘴、很會評論批判,但是「高尚的品格」呢?生命的提升呢?好像不曾被完整的教育過。所以,在成為教師之前,我對教育是很失望的!
- Jul 01 Sun 2007 19:15
先不要問目前快不快樂,先問值不值得
八關齋戒。真的是師長加持…...。
受戒前因為某些境界,看清楚:「其實自己什麼都沒修哪!」在團體以及在學校的狀態,完全是受業力所推動,別人看起來外相好看,但是其實我自己內心煩煩惱惱,並沒有如法行持--特別是「觀功念恩」這個法!我沒有老老實實的觀師長功徳,每一次的學習,到最後其實都在展現自己的能力,求的是名聞利養。狀況很糟!所以,「病」的狀況一天比一天嚴重(但是自己毫無知覺)…。這種狀態不發病則已,一發病真是勢如猛虎--參加齋戒前的幾個禮拜,往下掉的非常誇張。
就像起廣法師說的,自己覺得很順利的時候,其實一堆問題;很痛苦的時候,其實反而是師長加持。像二十班的這個境,我唏哩呼嚕的往下掉,突然之間對法人活動都沒有興趣,也不想提起心力去做、去對治,到最後只剩下廣論課「願意」去上、老大的話願意聽,其他的都不想接觸,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,整個人陷入了一種莫名奇妙的情緒當中,真的是毫無生氣(老大說我元氣大傷),像一個行屍走肉。
- Jul 01 Sun 2007 19:07
帯班日誌
820的導師到美國拿畢業證書,所以我又有了和820相處的機會。兩個禮拜。
我非常喜歡這一班,怎麼看怎麼喜歡!儘管有很多老師對他們的太過安靜的學習方式頗為「痛苦」,但是我卻完全不覺得!當初心怡要離開時,我就動了「希望可以有當他們班導師的機會」念頭。沒想到,師父真的讓我如願了!
自己不是沒有擔任代導師的經驗。之前帶802和803,也分別帶了好一陣子,心情比較平靜、冷靜,比較能夠不被學生所牽動,但是,遇到這一班,我就被牽引的非常大,非常容易受他們影響。他們這學期換了導師,整個班下沉的速度非常快,雖然我每一個禮拜只有見一次面,但是還是可以感覺到這群孩子在改變,他們心中漸漸的失去了「老師」。
- Mar 25 Sun 2007 23:03
精彩人生的精采共學
學苑的精彩人生課程,長期以來一直都覺得太過「平淡」。不論是在次第的安排,或是在內涵的帶領上,我常常都搞不清楚--這和主題有什麼關係?這個內涵的法理依據是不是抓錯了!?這樣表達大概沒什麼人聽的懂!(……反正,總是有種種的理由讓我「順理成章」的觀過。)
沒想到,這一期的學苑的儒家文化,開始擔任護持義工。這個承擔的機會,其實自己非常不樂意,覺得這樣的一個課程太淡又混亂;帶班的班長,也常憑著自己的意樂經營課程,義工一個個的離開,每一次大家都想趕快把事情做完,如此而已。
這樣岌岌可危的課程,馬上又要開始下一期的招生了。我們進入了緊鑼密鼓的籌備期。由於一種「希求承擔、求個人成長」以及覺得「自己比人強」的"惡心",我帶著嚴重的觀過行相到書軒二樓參與共學。第一次的共學是在上個禮拜,我批哩啪啦毫不保留,也毫不觀顧同行狀態講了一堆自以為是的見解;第二次共學,也就是這個禮拜,我依然保持著這個行相和大家互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