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完第一節才踏上返校研習的路程,等公車時竟然有一股淡淡的惆悵。呼~招了吧~非常不樂意返校呀...

當天的報告,不論是評量、教學、或是討論高關懷的孩子,其實都在週邊打轉,沒抓到任何重點哪…。不過,紛亂的討論現場,還是產生了一致的氣氛--教育者必須看到每一個孩子,尊重他們的多元狀態,用開放的課程設計來引導他們多種發展可能。(但是,還是沒有碰到根本哪~~~。)待在系上會議室一整天,只能不停的承認個人能力不夠、用功不夠,沒辦法找到時機,簡單明瞭的說服在場老師、同學、學弟妹們--返校座談重點好似應該放在:「老師是什麼?」、「該去哪裡、跟誰學習當老師,學習的內涵又有哪些?」、「教什麼給孩子才能真正的『教會』健康?」、「帶班級到底要「帶」會他們什麼」。

我們應該從哪些根本開始,討論這些主題?該採取什麼態度面對自己?怎麼設計出教案教學?怎麼面對苦命(又稱:高關懷)的孩子?這都是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可以遵守的。大家光在末端忙碌,那麼,情境一轉,又亂無章法的重頭開始嗎?倫理秩序、正義對錯、是非善惡,都不談,另外,對於教育最終的盼望---建立一個和諧安樂的社會、教育每個孩子學仁、成人,也不談。今天一結束,上學期的返校便已經告一段落......總想發言說些什麼,但是卻一直覺得自己會把事情搞砸。

consili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性別教育(gender education),到底想把孩子帶到哪裡去?人生最終目標的追求,會因為性別差異造成任何的差別嗎?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禮拜一先讓班上看人間四月天(第一集最後15分鐘)。主要想帶出女性與男性在文化中發展的差異。但是,我沒有解套。只讓大家把片子看完,稍微介紹一下徐志摩的故事,並且説説母親以及個人的性別角色經驗,如此這般便已結束了一堂課的時間。


好在當天時間不夠,否則,我還真有可傳達出「打破性別窠臼與不平等」的「敵意」氣氛。而那股氣氛的出現根本原因便是自己對傳統的性別角色頗為反感。我看到了上一輩女性辛苦的過日子,也看到了這一輩女性當她們必須「追尋自己」時面對了多重障礙、步步艱辛。而後者總讓我特別不舒服…。

consili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Nov 21 Mon 2005 04:06
  • 教練

這一年,有幸成為「中學老師」。參與,才知這個角色多重要又多困難

下面這本書完全沒看過(連封面長什麼樣,都不知道),但是這一篇形容「教練」的短文,讀來卻覺字字珠璣,深有同感。特別是最後那句:「教練別人前,先教練自己。教練別人前,先要建立信任」。 說得多好,不是嗎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書摘]人本教練模式 黃榮華、梁立邦/經濟新潮社

consili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一本描寫死而復生的書籍:死亡9分鐘(RETURN FROM TOMORROW)、一場「從鏡頭看西藏」研討會。

多困難哪,想像生死輪迴。我真的進不去;進不去作者描述的生死世界。但是,可以發現心中那股對於痛苦生命的恐懼,卻是這麼真實!如果有來生來世,那麼,現在可以幫上未來的自己什麼忙?我希望可以讓「她」有更好、更喜悅的生活;尤其是這一世的幼時成長(上大學前)過程,實在是不想再來一次。

為什麼苦悶?短視、喧囂,只關注自己;忌妒、羨慕、躲躲藏藏/害怕受傷;追求一種虛浮的個人榮譽,於是,只忙著照顧「自己的需求」,永遠都「不夠、還要更多」---有什麼比這個更苦?追求進步、渴望學習,真正的目的是什麼?「離苦得樂啊!」

consili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延續主題課程「立志」,本週連續兩節將德雷莎修女影片播完,並且發下學習單。同學們可以低聲討論,課堂最末則會有一個簡單的大團體分享。雖然我心中早就有了答案,也頗有意願,但就是無法鼓起勇氣舉手。(而且,這樣做其實挺怪---那明明是三個班級學生的分享時間哪,我這一位邊緣者(既非老師也非學生),搶什麼呢?…….寫到這裡,忽然想到老大的提醒:「本心良善」。是呀,只要本心正確良善,期盼與別人分享這樣的感動,那才是最珍貴重要的哪。下一回,如果有機會,應該要把觸動自己的部份說出來,讓那些十幾歲的孩子和我,彼此之間可以因為這樣的分享而互相扶持、成長)

這一系列的影片,說的都是「無悔的承諾與付出」。就如同臥虎藏龍裡最後一幕
(好奇怪,這部片中,許多對白都記得好清楚),嬌龍對著小虎說:「小虎……許個願吧…… 靈」,之後,便縱身一跳,身影緩緩陷入飄邈山谷間。表現出了「絕對、肯定,決不妥協」,一種高尚的生命價值。在德雷莎修女影片中,那一段堅決肯定的宣示過程---她對著信仰的天神舉起手,說:「我願意。我願意用我一生的生命,去幫助最邊緣弱勢的人,讓他們能夠在生命最後,獲得生而為人的尊嚴。」整部片,就是這三個字--「我願意」,讓人熱淚盈眶、久久不能自已。

反過來省視自己。儘管知道自己的志向為何,也願意宣告「我願意」,但是,依照目前的狀態,將非常有可能會在努力的過程中
變質。變質的原因包括了:1) 對於知識過度迷戀。我確實肯定知識資源是必需要努力培養加強的,而這也是接下來10年打算努力的主要部份。但是,知識過程的學習以及隨之增進的能力,非常有可能讓我過於自負,無法時時以謙讓、愛惜、學習的心情與所有的人相處,反而只以知識的成長為依歸,那麼,這樣的能力增進反而成為下一階段的學習障礙(感謝這一段時間學了弟子五相、觀功念恩,可以隨時提醒自己)2) 只願意從事某些工作。這與知識造成的自負密切相關。因為自負,以為只有某些位置才配得上,所以可能會叨叨唸唸、自以為懷才不遇….。但是,如果志向擬定,確定自己的追求的目標是什麼,那麼,真正需要在意的是--我現在是不是正在做這件事。而,在什麼地方、擔任哪個職位,其實一點都不重要……。真正要珍惜以及努力的……是不停的創造機會、把握機會,實踐自己的志向。

consili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